2025年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2025-08-06 09:26 蔡甸区统计局
索 引 号 MB1534522/2025-21549 发布日期 2025-08-06
发布机构 蔡甸区统计局 文  号
分   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有 效 性 有效

上半年,全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三个优势转化”战略,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积极开拓,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全力推进项目落地,为固定资产投资筑牢根基。

一、全区投资增长动能缓中趋

2025年1-6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增速较1-5月微降0.1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呈现缓中趋稳特征。

二、投资主要运行特点

一是产业投资支撑有力。1-6月,全区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较去年同期提升14.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6.4%,拉动全区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4.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40.3个百分点;细分领域表现亮眼,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285.3%,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67.2%,均实现高速增长。

二是民间投资持续引领。今年以来,全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民间投资领域持续拓宽。1-6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2.4%,拉动全区投资增长9.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投资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74.7%武汉中法新城铂尔曼酒店、知音尚水度假小镇建设项目等6个新增亿元以上项目强力拉动住宿餐饮业投资增长82.8个百分点。

三是交通投资强劲增长、持续上行。上半年,交通投资同比增长44.1%,高出基础设施投资增速9.5个百分点。其中,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汉南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蔡甸段)、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宜昌段改扩建工程(蔡甸段)等四条高速项目,1-6月累计投资接近50亿元,占交通投资的93.9%合计拉动交通投资增长38.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4个百分点、城镇投资增长9.6个百分点。

四是民生补短板投资增势良好。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推动民生补短板投资保持良好增势。1-6月,教育投资同比增长228.3%,增速较去年同期高285.6个百分点,中法知音高级中学等重大教育基建项目集中开工,依托专项债融资及分段施工承诺制加速资金落地,形成“资金 - 项目 - 进度”的高效联动;同时,蔡甸职业教育中心推进“双优”建设与国际合作,升级实训基地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校园建设提速,共同推动教育投资大幅跃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样表现亮眼,同比增长57.7%,增速较去年同期高32.7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知音尚水度假小镇等重大文旅项目集中落地,吸引社会资本加速涌入;文旅消费季签约项目、惠民政策及“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激活市场活力

五是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明显。1-6月,全区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城镇投资项目88个,本年完成投资占全部固投的65.1%,同比增长33.1%。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汽车电子元器件研发及生产项目二期、湖北唐钢汽车板材落料配送基地及新型材料板材地板生产基地、凯佳华中肉制品加工基地等一批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为全区投资稳步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三、当前投资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库项目存量与剩余投资双降。1-6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地产项目)共249个,同比减少23个;计划总投资1856.04亿元,同比减少1.2%;剩余投资315.09亿元,同比下降41.2%,降幅较上月扩大6.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在库项目180个,同比减少19个;剩余完成同比下降18.4%。从当前在库项目的存量和余量看,在库项目数量、剩余投资等核心指标同比降幅均超9.0%,对维持全区投资增长态势构成较大压力。

二是新增入库项目数量呈减少态势,结构失衡问题突出。1-6月,全区新增入库项目60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2个;新增计划总投资152.51亿元,同比下降13.7%,项目规模与数量双降特征明显。分类型看,亿元以下项目新增38个,同比减少7个,但新增计划总投资15.57 亿元,同比增长11.7%,呈现“量减额增”特点;5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新增4个,同比减少9个,新增计划总投资102.76亿元,同比下降26.3%,重大项目支撑力显著减弱;1-5亿元(含1亿元,不含5亿元)项目表现相对活跃,新增18个,同比增加4个,新增计划总投资34.18亿元,同比增长47.1%,成为中规模投资的主要贡献点。从单月数据看,6月新增入库项目仅8个,较5月减少9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2个;新增计划总投资10.60亿元,同比下降69.3%,近三年最低。总体来看,新增项目数量不足、结构失衡,已成为当前制约全区投资增长的关键瓶颈。

三是全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支撑乏力。2024年,全区纳入全省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共54个,其中15个项目因规划终止(如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项目)、处于前期推进阶段(如清控科创(武汉)未来智谷项目)等原因仍未入库纳统,涵盖产业类、光电子信息产业、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涉及计划总投资221.72亿元2025年一、上半年,全区纳入全省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共25个,其中10个项目因正在走入库流程(如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等)、处于前期推进阶段(如鸿华国际水产交易中心项目)等原因仍未入库纳统,未入库项目涉及计划总投资129.50亿元。规划部署与项目落地周期不同步的问题需重点关注,重大项目的牵引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迷。受市场资金等要素制约,房地产开发投资自2024年起持续负增长,仅今年1-2月增长0.4%,1-6月增速跌至- 33.9%,为近两年来最低。具体来看,购房者对市场回暖信心不足,既担忧交房风险不敢买,又顾虑房价下行不愿买;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控考虑,对房企信贷投放趋紧;房企自身投资信心偏弱,新增拿地意愿低迷。一方面,新项目增量持续萎缩,本年暂无新项目入库,目前仅有1个项目准备入库,预计8月份提交入库资料,2024年全年也仅3个项目入库,计划总投资27.38亿元;另一方面,在库项目剩余投资不足80亿元,整体投资进度已达92.6%。尽管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投资近期持续回升,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往长期占全区投资40%左右的比重,其下行趋势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负面影响需重点关注。

四、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在抓好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强化项目谋划论证,夯实前期工作基础,着力破解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足的难题。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共同谋划一批符合国家资金投向、契合产业政策、贴合发展实际,既能带动当前投资增长、又利于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构建“谋划 — 储备 — 实施”的良性循环机制。对项目进行梳理分类,明确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压实责任,从规划、储备、前期、审批等环节规范管理,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补充一批”的动态更新格局,有效弥补因政策调整、资金短缺等原因无法实施项目造成的投资缺口,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二是狠抓项目开工、建设及入库进度。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和开工纳统工作。对未开工项目,坚持问题导向,按性质分类梳理制约开工的瓶颈问题,做好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对已开工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需严格对标节点计划,抢工期、抓进度;对已开工但因入库资料不全未统计入库的项目,指导并督促项目单位尽快完善手续,确保项目应入尽入、应统尽统。

三是严格确保数据质量。一方面,强化动态监测。加强投资项目实时跟踪和数据异常监控,及时排查异动原因;深化重点行业、主要指标运行分析,下一步重点核查建安工程相关指标。另一方面,规范凭证管理。强化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审核,确保当月完成投资超2000万元的项目均有完整凭证,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提升统计人员业务素养和凭证审核能力,为全区投资增长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