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街道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2025年 工作计划

2024-12-30 12:08 蔡甸街

蔡甸街道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2025年

工作计划

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蔡甸街道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蔡甸现代城兴业赋能工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2024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兴业赋能稳步推进。坚持规划先行,顺利完成蔡甸现代城规划编制优化方案的调整;坚持招大引强,鸿华水产、清控科创、卓原新材料等10亿元项目相继成功落户;坚持强化保障,顺利实现原朱家湾物流园区3块闲置用地的收储工作,释放发展用地近500亩;顺利完成104省道改道工作;这些都为蔡甸现代城兴业赋能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质发展动能充沛。注重创新平台建设,计家台科创园成功申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全年新招引企业20余家,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预计全年税收1600万元;谋划蔡甸现代城莲里科创园,已承接现代城项目----君晖置业等公司及武汉典仪科技等公司11家;为企业提供跟踪服务全年培育企业进规进限20(超目标值),“四上企业”培育位列全区前列,目前全街“四上”企业已达132家;2024年1月,获评武汉市首批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先行区。

(三)城市建设持续更新。抢抓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政策机遇期,今年向城更公司新请款1.47亿元,完成城更项目13.4万平方米的拆迁;新泰幸福湾、姚家林幸福港湾、成功雅苑、万庭佳园等项目纳入城改资金回购范畴;有力保障汉津城南郡、新城佳苑等政府回购还建小区的复工复产。打好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全面完成三远大爱城、景瑞江南悦、正商书香华府、正荣悦珑府的“保交楼”年度任务。

(四)项目征拆攻坚克难。坚持“征拆协商协谈+依法强制执行”同步实施的方法,全年完成14个项目征地467亩、拆迁86户,实现城市客厅D地块等10个项目的征拆“清零”,其中南部片区启德路、公园路、新泰幸福湾、清能地块等项目涉及的8户拆迁滞迁户,在今年实现了签约拆除;确保了落户项目的顺利建设。

(五)基层治理扎实有效。制定“一点一策”方案,新增同心路餐饮等13处特色街区点位,新福路、九坤路、同心路等社区经济持续向好;将安全生产、信访工作、重点人员管理下沉网格,落实街--村(社区)--网格员“三级包保”,今年6月顺利退出毒品问题重点整治街道范围;始终强化耕地保护,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包村领导分头督导,全面落实耕地卫片图斑整治任务。

二、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锚定目标抓重点、攻难点、提亮点,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一是坚持产业引领。持续推进蔡甸现代城建设,切实做好清控科创、卓原新材料等落户项目跟踪服务,科学制定蔡甸现代城产业发展规划,千方百计推动永旺蔡甸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项目征拆攻坚,实现成功大道以南至成功二街以北区域征地整片“清零”。二是坚持招大引强。瞄准长三角、大湾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四个二”,即两个专班、两个片区、20个亿元以上项目、200亿以上招商协议投资额,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街内实现3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三是坚持创新为要。支持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新能源学院建设,以清控科创武汉未来智谷为龙头,串联汉蔡高速、高福大街两侧产业、计家台科创园、莲里科创园、长江大学武汉产学研基地,建设“知音科创云廊”,新培育“四上”企业20家。

(二)持之以恒强建设、拓空间、细管理,全力促进城市品质稳步提升。一是推动城市更新再加速。实现汉蔡高速蔡甸互通出口2025年通车,启动高福大街东延线建设,加快区域在建道路建设,年内形成“四纵三横”交通网络;启动蔡甸现代城城市更新片区马家渡、黄狮山区域(高福大街)和蔡甸现代城齐联(新庙)片区,以及城南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争取全年城更和城中村改造专项资金20亿元以上,力争新城佳苑、成功雅苑、万庭佳园、姚家林幸福港湾等建成小区交付,促进汉津城南郡、新泰幸福湾顺利建设,确保在建21.5万方、竣工交付31.41万方。二是推动城乡同美再融合。推进6个农业村村庄规划编制,建设好投资740万元的永利村和美乡村项目;谋划好12项2025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盘活华马路周边107亩农田,支持培育“藕先生”莲藕系列品牌做大做强。三是推动全域环境再提升。针对部分“三无”小区、脱管小区,运用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社区兜底等多种模式,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三)全心全意补短板、强保障、优服务,全力推进民生事业持续发展。一是促进优质服务共享。推进蔡甸街道卫生院提档升级。建成蔡甸街道养老综合体。启动汉阳一中蔡甸现代城校区建设,推动蔡甸五小、六小综合楼建成投用。二是加强基层政务建设。持续深化“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村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推动更多事项“零跑动”办理。三是系统预防化解矛盾。推进智能化平台建设,夯实平安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及隐患排查,筑牢公共安全堤坝。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