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8-04-15 10:00 蔡甸区发展和改革局
索 引 号 MB1534522/2022-31725 发布日期 2008-04-15
发布机构 蔡甸区发展和改革局 文  号
分   类 政务公开 有 效 性 有效

第一章  基础条件和宏观环境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

“十五”以来,全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强区富民为核心,按照“两城”、“三带”、“六区”的总体战略,加快了改革、调整和引进步伐,不失时机推进东部开发,主攻工业经济,积极落实和应对中央、省、市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战胜了“非典”等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十五”计划预定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

(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全区生产总值保持了13%的年均增长速度,2005年预计完成51.1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3%,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2005年预计完成6.74亿元。其中区级收入预计完成4.09亿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2.8亿元。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03倍和3.18倍,五年累计引进外资1.28亿美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职工工资年均分别增长8.2%11.3%2005年预计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41元,城镇职工年均工资达到11017元。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特色更加明晰

以通信电子、医药化工、汽车配件、轻工纺织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进一步突出都市农业特色,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发展成全国区县级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国家级无公害莲藕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建立健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生态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等特色服务业较快发展,社区服务、信息服务、购物超市等新业态不断扩展。

(三)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全区开放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产业基地初现雏形。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全部完成,改制后的企业逐步成熟壮大,焕发生机。国有资产开发经营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招、拍、挂”工作取得良好效应。创新城市建设体系,投融资渠道进一步规范和畅通。社会保障制度、城镇住房制度和以税费改革为主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在全市率先实施街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基层党政机构大幅精减,推进了干部结构优化。

(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环境创新取得新突破。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或建成投入使用,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新全路、大沌路基本建成;蔡甸城区综合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实施了莲花湖治理、汉江江滩改造等亲民工程,城关面貌焕然一新;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社区文明建设取得成绩;农村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五)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广应用了一批适用科学技术;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广播、新闻等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达80%以上;率先实施“福星工程”,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98%;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性别比严格控制在政策范围内;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趋于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收到成效;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

“十五”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大项目不多,新增点不够,集中度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不稳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十分艰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依然较大,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大;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招商引资质量和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在“十一五”期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克难攻坚,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蔡甸在加快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迎来了新的机遇,我区具备平稳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武汉市加快区级经济发展,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安排了一批促进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在全省“1+8”城市圈建设中,蔡甸处于武汉与江汉平原的接点位置,起着重要的连接和纽带作用,这为我区确立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提供了战略支持。

二是武汉加快新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市委、市政府把武汉新区作为“十一五”时期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并为此制定了全市第一个区域发展规划,我区身处其中,开发空间广阔,这将有利于我区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突出我区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三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带来的机遇。随着“大区”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发展空间的限制,其产业准入的门槛将进一步上升,对项目的选择性更强。这将极大地有利于我区承接“大区”二次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引进相关配套产业,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四是武汉重大工业项目向外环布局带来的机遇。“十一五”时期,我市中心城区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一般重大工业项目逐步向外环市郊转移。同时,新一轮产业升级中,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资金、项目向中西部流动趋势明显。我区大部分地域处于全市经济实力圈层,符合制造业项目和基地的布点方向,这将有利于我区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在承接市内外现代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五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十一五”时期,武汉西快速出口通道、汉江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在我区实施。同时随着新全路、大沌路的建成,常福、姚家山等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区将进入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期。这都有利于我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推动全区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区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土地、货币等瓶颈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国家对征用土地政策从严,报批用地非常有限,制约了开放引进工作;在金融方面也实行适度从严的政策,而我区财力单薄,基础设施的投入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是企业自主发展能力不强。我区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结构层次不高,技术水平低,综合实力不强,面临着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

三是发展软环境还有待改善。我区现有软环境如管理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服务竞争力都较为落后,部门、行业利益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与政府职能转换还不十分协调。

四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增长较慢,社会就业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许多公共事业与政府财力还不协调等。

总的来说,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发展的优势在于良好区位和交通条件、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山水资源以及新一轮产业升级带来的后发优势;劣势在于基础薄弱、包袱较重。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我区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下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区富民为总目标,着力推进东部开发,着力加快工业化进程,着力建设都市农业,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项目兴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把蔡甸建设成为武汉西部的现代工业集聚区、都市农业生态区、华中物流中心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奋力开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为在下个十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力争2010年全区达到工业化中期发展水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力增强。预期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0年达到9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1万元(约合2360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1.9:37.6:40.5调整到15:45:40。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2010年达到15亿元以上。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5%以上;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

2、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50%以上。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全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新型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水、电、路、信、气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投资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0年达到39亿元。

3、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教育、卫生、民政等迈上新台阶。群众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职工工资年均增长8%,到2010年分别达到6400元和16200元左右;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4、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增强;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和谐与生态和谐共同发展。

三、基本原则

实现以上主要目标具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突出发展特色,走符合蔡甸实际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东部开发战略,主攻工业经济,力争“十一五”期间在部分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我区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建立健全激励竞争和约束保护机制,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类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3、加强项目建设,增强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支撑作用。瞄准国家及省、市产业政策,加大项目引进、谋划和落实力度,提高项目运作质量和效率。拓宽投融资渠道,调动各种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4、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继续加强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功能,扩大产业群,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关联度,构筑财源增长的多点支撑。

5、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打造发展的基础条件,增强区域产业承载能力;继续清除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发展的软、硬环境。

6、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创新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加强社会保障,兼顾社会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章  总体布局

一、梯度产业布局

“十一五”时期,我区产业布局综合考虑各个区域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地理区位和交通状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全市发展战略和主城的辐射方向,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努力发挥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特色优势。

按照上述原则,产业布局坚持东中西带状梯度发展的战略思路。东部即京珠高速公路沿线及以东地区,作为武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布局经济发展园区,按照城市化标准,着眼大规模整体开发,主攻新型工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配套发展休闲旅游业,积极承接二、三产业转移和城市的扩张;中部地区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实行农业、工业、旅游业综合发展,突出产业特色,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增强发展实力;西部地区重点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整合农业资源,以洪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依托,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沉湖湿地自然景观,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东部开发的时序安排上,要坚持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武汉新区的发展规划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延伸方向,着力推动常福新城的建设及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开发步伐,加快大集文岭的启动建设,尽快与大区实现对接,构筑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平台;姚家山、军山产业基地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知音湖房地产、旅游业的发展,努力把知音湖一带建成为武汉市最适宜人居住的现代新区。通过加速产业的发展,带动东区环境面貌的改善和服务功能的提升。

二、特色功能板块

按照产业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形成若干个规模实力强、产业关联配套、各具特色、能起带动作用的产业聚集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和启动以下功能板块:

沌口产业板块。在初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为落户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力支持冠捷、丝宝等现代制造企业扩大生产和销售能力,着力将该区域建成优势通讯电子、医药化工生产基地。

常福产业板块。以常福新城合作开发为契机,大力引进以汽车配件、通讯电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建设以汽车展示、博览、论坛、培训为重点的汽车文化中心,依托京珠、沪蓉互通建设物流业,配套发展房地产和城市服务业。

文岭汽车配件板块。随着新全公路的建成,尽快启动大集文岭地区的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对接,引进一批与汽车产业关联配套的机械汽配企业,努力将该区域建成规模较大的汽车配件基地。

知音湖房地产旅游板块。在保护知音湖水体资源和周边自然植被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沿湖高品质房地产业,体现优美人居环境,打造武汉市一流的新型居住区。以知音故里园为核心,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休闲旅游品味。

姚家山新农纺织轻工板块。以汽车内饰布、汽车地毯、家电配套件为重点,积极引进和发展纺织轻工产业;发挥紧邻城关的优势,发展城关经济,建设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其成为较具规模的纺织轻工基地和城关重要的就业吸纳场所。

军山产业板块。以农产品、家具、汽车物流为主,尽快形成物流业聚集区。依托沿江优势,积极引进一批大型工业、原材料消耗企业和房地产旅游业,力争成为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九真嵩阳旅游板块。围绕“大好河山”旅游项目,对九真山、嵩阳山、索河等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包装,综合开发,建成华中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洪北农业开发板块。以洪北农业科技园为龙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全区农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头效应。

三、城镇体系

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程度提高,城镇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时期,我区城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有序的发展原则,结合主城的辐射方向,努力形成以京珠路以东地区为龙头,蔡甸、常福两城为支点,侏儒、永安、索河三镇为骨干,一般建制镇及中心村为纽带,辐射带动广大农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东区按照武汉新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以三纵两横道路网络为骨架,以新全路为发展主轴,加快推进军山、大集、新农三大城镇组团建设,建成凤凰苑、南湖、杨湾等10大农民社区,形成带状布局的城镇群落。

蔡甸城关抢抓创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机遇,继续加快东扩南移步伐,拉开城市框架,凸现滨江滨湖特色,提升建设品位;坚持提升改造老城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成片开发,控制建筑密度,改善老城人居环境。同时推动张湾、玉贤向心发展,逐步建成蔡甸城关的外围组团。常福新城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以园区开发为载体,依托大公司、大财团,实施整体开发,建设现代化的新城区。

侏儒、永安、索河三个中心镇按照规划合理,特色明显,用地集约,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侏儒依托国家级洪北农业科技示范园,努力建成蔡甸西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集散中心,永安、索河充分发挥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优势,打好旅游文化牌、宗教文化牌,创建既具工业实力又具有旅游特色的新型城镇。

中心村建设抢抓“百镇千村”试点、“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洪道搬迁机遇,大力实施迁村并点,统一规划,分户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建设经济实用、式样美观的住宅,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章  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区产业发展要从规模化和特色化入手,依托武汉新区建设和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发挥我区区位优势,按照主攻工业、强化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一批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支柱产业,提高全区经济整体素质。

一、工业

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规模经济、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不失时机地振兴先进制造业,增强工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

(一)培育重点产业链

围绕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着力培育以通讯电子、汽车配件为支撑的五大产业链。

1、通讯电子产业链。以冠捷电子、翰宇彩欣、银泰科技、康佳彩电、恒生光电为龙头,大力发展和引进通讯电子产业。全力支持冠捷年产1000万台显示器生产线、银泰三期扩产等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引进电子元件、塑料制品、包装纸箱等配套服务企业。扩大计算机彩色显示器、电脑液晶片、通讯器材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规模,逐步建成国内一流的显示器、通讯电池生产基地。

2、汽车配件产业链。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整车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汽车装饰布、工程塑料、钢板弹簧、密封件、制动件、轮胎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实施银通实业汽车配件、新来多车架、斯贝卡特种汽车等汽车产业项目。引导汽配企业通过与先进企业合资办厂,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加强与神龙、东风等企业进行国产化配套。同时,利用海天汽配城引进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销售基地,逐步带动生产基地向我区转移。

3、医药化工产业链。千方百计支持丝宝集团扩大投资规模,提高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备能力;促进九洲通药业、同济堂药业、阳慷药业、瑞年药业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大力引进日用化工产品、化工原料、中西药、医药原料等生产企业,力争建成华中地区最大的精细化工基地和规模较大的医药生产基地。

4、轻工纺织产业链。加快建设富仁集团、东进电子塑胶、常隆塑胶等重点项目,促进轻工业优化升级。以姚家山列入全市仅有的两家纺织基地为契机,大力引进以精纺、无纺布为代表的现代纺织产业,着力推进武汉裕大华集团整体搬迁、浙江精功纺织集团10万锭生产线等重点项目,扶持区内纺织、无纺布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5、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支持华泰植物油、维维香满楼、绿佳、康祥、富泰天乐等龙头加工企业创精品名牌,建大型基地,增强带动能力,推动福达冻干蔬菜、莲藕保鲜加工、水禽加工、苦瓜茶加工等项目加快建设进程。着力建设常福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新农至玉贤连片发展的食品加工带,引进和培植一批主导产业型、产地市场型、绿色环保型、科技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培育重点产业链的同时,要继续扶持建材、机械、化肥等传统产业,鼓励走联合发展道路,支持传统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嫁接改造。街、镇工业园在已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分散的同行同类及关联企业在园区集聚发展。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民营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共同致富。

二、农业

紧紧围绕都市农业的目标定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加快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加速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延伸。

(一)种植业

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逐步缩小粮、棉、油等一般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适应市场需求,重点推广莲藕、西甜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我区莲藕、西甜瓜的品牌效应。“十一五”期间,莲藕发展主要集中在蔡甸、张湾、玉贤、永安、大集。西甜瓜发展集中在洪北、侏儒、永安、奓山。藜蒿发展与西甜瓜板块相结合,形成瓜—蒿模式板块,面积集中在侏儒、永安、奓山、玉贤、消泗。菜用毛豆分两片发展,一片以蔡甸、张湾沿汉江一线发展,另一片以消泗和侏儒成功一带发展。

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蔡甸莲藕长廊、318国道瓜—蒿模式产业带、洪北农业科技园、张湾无公害蔬菜及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基地建设,按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排灌自如的标准进行建设。对基地的建设实行山、水、林、田、路整体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治理,注重生态体系建设,保护耕地、植被及水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畜牧业

稳定生猪与禽蛋生产,突破性地发展水禽和奶业,改善品种结构,积极发展节食型畜牧业。调整生产结构,变传统的散而小的养殖模式为现代的以畜禽养殖小区为重点的规模化养殖,实行集约化经营。“十一五”期间,以洪北、玉贤、张湾、蔡甸、桐湖一带为主,建成一批生猪养殖小区,规模10万头以上;以洪北、奓山、张湾一带为主,建成一批奶牛规模养殖小区;以张湾北湖、蔡甸姚家林、大集伏牛、索河龙一、奓山前丰、消泗、桐湖、洪北、军山等地为重点,发展一批水禽养殖基地。

推广立体养殖,提高综合效益。积极推广猪渔结合、鸭渔结合、鹅渔结合、畜林结合等立体养殖模式,延伸产业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抗风险能力。大力推广秸秆微贮、青贮饲料饲养奶牛及其他草食畜禽,开发畜牧业循环经济。

(三)水产业

调整优化区域养殖结构。发展五个万亩名特水产养殖基地,即洪北什渔湖发展网箱养鳝、池塘养蟹及美国斑点鱼叉 鱼回   的养殖,新农什湖发展细鳞斜颈鲴套养、莲藕、茭白套鲫、鳢、鳅、黄颡鱼养殖,索子长河发展河蟹放流,军山川江池发展鳜鱼、乌鳢套养,东荆河沿线的消泗桐湖发展鳜鱼专养、乌鳢套养、青虾放流。建成十个千亩连片的名优养殖基地,主攻“四鱼一蟹”,即鳜鱼、黄颡鱼、斑点鱼叉 鱼回   、细鳞斜颈鲴及实施大面积河蟹、青虾养殖战略,使全区名优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养殖品种达到5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网箱养鳝、稻()田养鱼、水生植物套养名特鱼类、泥鳅等高效模式。

加快鱼苗基地建设。把马家渡工厂化名优苗种繁育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水产苗种生产车间,创立自身的优质品牌水产苗种;把龚家渡苗种生产基地建成集名优苗种繁育、垂钓休闲为一体的主体生产车间,打好渔业品牌这张牌,使名优水产苗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0亿尾。

(四)林业

坚持生态与产业并举,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改善,突出苗木花卉、湾子林改造、速生丰产林基地等重点领域的建设。“十一五”期间,以九真彩叶树种苗产业园为主,带动大集、奓山、西湖、洪北四个苗木基地同步发展,形成特色苗木基地5万亩;改造湾子林,栽种林果树,发展5万亩庭院经济林;以东荆河沿线平原湖区的滩涂民垸为主,形成1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以大基地、大企业带动全区林业快速发展。大力开发宜林荒山、荒滩、低丘岗地和四旁植树。到2010年,全区林业面积达到42万亩。

三、服务业

“十一五”时期,我区服务业顺应城市居民逆中心化的消费趋向,发挥山川秀美、交通便捷的环境优势,以市场化为导向,着力推进旅游、房地产、物流产业发展,以此带动商贸、金融、交通通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其他服务业提升档次,构筑功能比较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

(一)旅游业

进一步发掘、宣传知音文化、九真文化、三国文化,增强旅游文化底蕴,树立“知音故里·莲花水乡”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我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知名品牌,选择重点旅游项目进行包装,举办“知音莲花节”、“知音美食旅游节”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不断提升我区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努力建设武汉环城游憩带重要支撑点。

加快实施《武汉市蔡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知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促进知音故里园核心景区、大好河山景区、知音湖水上世界、乌梅山生态旅游城等一批重点景区尽快建成。发挥地处大城市周边腹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游;结合汉江江滩改造,开发沿江休闲旅游景观,吸引城区居民休闲娱乐度假,形成旅游精品亮点。积极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支持新农牛肉、莲花湖系列等旅游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创立一批旅游商品品牌和旅游商品经营店、专卖店,不断扩大旅游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整体效益。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知音旅游度假区山体严禁采石,景点周边的山体封山育林,“十一五”期间山体绿化率达到75%,主要湖泊景区的湖岸线绿地率不低于50%,形成湖岸线湿地向山林地延伸的自然陆地生态系统。控制局部敏感地段的开发活动,避免对自然植被的分割。

(二)房地产业

充分借助我区滨山滨湖、适宜人居的自然条件,抓住房地产业新一轮扩张升级的机遇,积极引进和扶持房地产企业加快我区房地产开发步伐。“十一五”期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推进知音湖沿线发展高档连片住宅,沿新农、大集、常福、黄陵一带建设居住新区,吸引各界人士来我区安居兴业。稳步实施蔡甸城关旧城改造,逐步改善汉江沿线、城南路、工农路、独山地区、工人俱乐部、城中村等老旧区域的环境面貌。结合城关东扩南移,推进蔡甸大道两侧、汉江沿岸的房地产发展。

进一步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开发企业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和申报国家康居工程示范小区建设,发展钢结构住宅,推进建筑节能住宅示范小区(工程)建设,实施品牌企业和品牌小区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建设品质优、功能全、环境美、配套好的商品住房,进一步提升我区房地产业的综合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

大力发展和培育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加强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把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市场运作的方式管理好社区,形成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安全稳定的城市居住环境。

(三)物流业

依托京珠沪蓉公路互通、水运畅通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努力建设华中物流中心区。大力扶持八达通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的发展建设,促进其发挥预期效益;推进军山家具发货中心、大荣物流、兴达及长安民福通汽车物流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和经营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物流企业在京珠、沪蓉沿线的常福、军山、蔡甸等地建设加工贸易、货运配送中心及仓储集散园区。适应城镇发展和消费层次的提高,积极引进和发展具备现代管理竞争优势的商业企业。

第五章  建设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把我区农村基本建成房屋整齐、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环境卫生、生态环保和电力、信息网络健全的新型农村,使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农业经济呈现种植有特色、加工有规模、流通有市场的发展新格局,农民收入水平、服务保障程度和民主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一、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健全完善防洪、排涝和灌溉三大体系,推进丘陵地区灌溉设施和平原湖区排水设施建设,对洪北大堤和洪道民垸实施综合整治。开展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实施农田标准化治理,建成一批便于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标准化农田,为农业旱涝保收、增产增效创造条件。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抓龙头,建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农民参与,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形成众多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户,加快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广“支部+协会”模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着力推广新式农机具,重点发展耕整、收割栽插机械,加强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实施“以机代牛”,建设无牛耕村。同时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服务、推广体系创新。到2010年,全区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以上,无牛耕村占50%以上。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发展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围绕特色农业基地,积极举办科技培训和示范,提供种子种苗服务,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与服务。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行农村信息“进村入户连企业”工程,健全信息提供、政策咨询、市场分析、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服务功能,实现农产品与市场、专家与农户、政府与农民三个层面互为对接。积极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发展农村教育。完善和提升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与其他学校的差距。继续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充实农村师资力量,采取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深入农村教育一线,继续开展农村支教活动。

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加大对街乡镇医院的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农民的健康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切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提高农村妇女儿童保健水平。建立巡回医疗制度,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卫生标准,着力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适当提高补偿标准,认真解决好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街()、乡镇文化中心的达标问题,强化村级文化活动室(中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农村文化体育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切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支持街()、乡镇民营电影队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区农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鼓励支持专业剧团、社会艺术团体经常下乡演出,活跃群众文体生活。

三、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创新农村环境面貌

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村“四通四改一场一室一化”建设,改造、新建农村通湾路,延伸通村公路进组到户,扩大农村道路硬化面积,根本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更新完善供电、信息、网络等便民设施,确保农村路通、电通、网通、信息通;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四改”建设,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确保在“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户饮用上安全、卫生、放心水;推进农村绿化建设,新建农村多用途场和多功能活动室,适度布置农村休闲景点,使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得到显著改观。加强引导和扶持,在信息、技术、就业、培训、劳务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拓宽农村农民的致富渠道。

推进中心村试点建设。抢抓创建“百镇千村”机遇,加快实施迁村并点工程,突出规划的主导作用,构建农户搬迁、还建的和谐环境,正确引导农户集中建房、经济建房、统一建房,全面完成洪道中心区农户搬迁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和40个试点中心村建设工程。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社区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减少生活垃圾污染。深化科教宣传,有效控制农村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绿色植被和动物群种。划定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环境。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农药、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控制重点敏感生态区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

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基本利益

落实扶农补贴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免征农业税,实行粮农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健全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进一步深化耕地经营权制度改革,落实农用土地征用补偿主要用于农民的政策,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拓宽农村扶贫渠道。开辟多种途径,加大政策投入扶贫、产业化发展扶贫、避灾减灾扶贫、改善环境扶贫、科技教育扶贫力度,加强对边远落后、经济薄弱、生活贫困地区的支助与扶持,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促其尽快脱贫致富。

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引导打工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条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氛围。“十一五”期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开展各类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

第六章  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为根本目标,坚持建设围绕项目干,重点在交通、供排水、供电、防灾减灾、绿化等方面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一、交通

加快路网建设,达到所有街乡镇及其行政中心村之间平均30分钟内互通。

­­——实施新全路二、三期工程,向南延伸至军山,向北延伸至107国道,建成蔡甸东区的经济主干线。

——改建省道南环线檀树至黄陵棋盘岭段,对永桐线、龚侏线、千洪线、土桐线等地方经济干线进行养护、大修。

——完成通自然湾公路的硬化工程,加大对旅游公路建设力度。

——完成蔡甸客运站迁建工程,改建黄陵、成功、石山、桐湖等4座五级客运站。

——改建长江小军山5000吨级码头等4座码头,完善渡口、码头设施。

——完成城关至中心城区和乡镇至中心城区的客运网络公交化改造。

二、供排水

——提高城关供水能力,加快城关供水管网改造。

——完成开发区至大集供水管网建设。

——全面完成乡镇中心水厂建设改造工作,通过扩建、改造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能力。

——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十一五”末,确保全区农民都能饮用干净无污染水。

——加快蔡甸城关污水系统建设,新建汉江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关污水处理能力。

三、供电

——继续实施城镇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节约供电成本,提高安全系数。

——新建变电监控中心,实现调度自动化。

——新建蔡甸东区110KV变电所,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负荷的需求。

四、燃气

完成蔡甸城关天然气管网铺设工程,推动天然气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例。

五、市政建设

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加强道路环网建设,完成幸福路延伸、公园路延伸、南环路、东环路等道路工程,加大对城关西侧的道路养护投入,实施莲花湖整治、江滩公园改造等综合治理工程,同时,进一步完善城管办法,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设。改善环卫设施,逐步提高环卫机械化程度。改建垃圾处理场,完成日处理60吨垃圾转运台建设。

加强各街场乡镇集镇市政基础建设,积极争创“人居环境奖”。

六、生态建设

大力建设森林景观和绿色通道,实施退耕还林,推进山体复绿,继续建设长江防护林。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抓好水土保持预防工作,加快治理步伐,完成伏牛山、知音湖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2km2

七、防灾减灾

在抓好两江干堤重点涵闸险段整治的同时,对围堤和洪北堤进行全面达标整治,新建路桥、通信报警设施、安全台、安全区、躲水楼等,完成土方980万方。结合防洪清障和旧城改造,分期开展汉江城关段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4.4公里蔡甸城关江滩公园建设;抓好骨干泵站水工建筑物整险加固、辅助设备更新、自动化控制改造工作,抓好渠系疏扩配套建设,新、扩建挖口、什湖、官莲湖等一批泵站机站,基本消除“旱包子”和“水袋子”,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第七章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保护有限的土地、水域、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和强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格局。

一、土地资源

“珍惜用地,集约用地,规划用地”为原则,在坚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前提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土地开发,尽力保障建设用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坚持城镇体系功能性、科学性发展原则,加强规划布局,推进城镇建筑空间性、集约型发展,提高城镇土地使用效率,稳步有序地推进“一区、二城、三镇”用地建设。

——强化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提高用地投资强度,缩短征地项目开工时间,加速产业基地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以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发展用地集约化开发。

——坚持以民为本,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加强耕地整理。改造农村居民点,实施迁村并点,调整道路、林网、沟渠布局,整理农村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探索旧城改造模式,提高旧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强土地存量资源的改造利用,加大“停未建工程”和闲置土地资源处置工作的力度,通过多种手段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健全土地出让和市场开发管理体系,加强土地使用性质管理和征地项目开工管理,不断完善土地利用与保护机制。

——预留发展用地。在重点发展区域,严格控制无序开发。对暂时没有理想项目的用地进行预留,为未来更高水平的开发留下发展空间。

二、水域资源

——保护重点水域。加强知音湖、官莲湖、高湖、西湖、小奓湖、莲花湖等湖泊的保护和综合整治,界定水域保护带、缓冲及绿化带,控制水面开发。加快莲花湖、东湖截污工程,对莲花湖、东湖水系实现全面截污,关闭入湖排污口,禁止污水直接排入湖泊。重点对莲花湖进行清淤,完成莲花湖与汉江连通工程,加大湖水循环量,促进湖泊水生态修复。

——保护沉湖湿地。全面开展沉湖湿地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新的经营性活动和开发行为。保护区的核心区逐步降低资源利用强度,逐步减少经营性活动,实施退耕还湖、退林还湖、退渔还湖。创造条件力争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以科普为主的湿地观光活动。

——保护饮用水源。加强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重点建设汉江污水处理厂,尽快建设常福新城、侏儒等重点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监控沿岸的排污口,关闭对饮用水源地形成潜在威胁的排污口,加强汉江的水质监控,确保汉江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推进节约用水。认真施行《武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继续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进灌区节水工程改造。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防治地面沉降等水环境地质灾害。在高耗水行业大力推行节水技术改造,采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三、山林资源

认真实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逐步减少矿山数量和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至2010年,全区采矿企业数量控制在20家以内,基本以侏儒地区为主。

——收缩采矿市场逐步关停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和城镇周边矿山,全面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风景保护区和植被完好的山头进行开矿活动,严禁设立新的矿山开采项目,逐步回收和取缔市场采矿权,兼并削减采矿企业。

——推进采矿迹地恢复治理。实施《蔡甸区采石迹地复绿方案》。加强九真嵩阳、知音湖周边、国道沿线、长江沿边等地区被开采山体的恢复治理,采取造林整地、人工植绿、机械喷绿等方式进行景观修复和复垦还绿。对正在开采的矿山要坚持“边开采,边复绿;谁开采,谁复绿”的原则,切实保护山体绿色环境。

——保护森林生态。加强九真、嵩阳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建设,规范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实行林木限额采伐,严禁违法乱占滥用林地,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完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

四、环境保护

加强环保措施,推进污染综合治理,进一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强企业和项目的环保监管。加大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环境监管,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环境管理制度。重点控制和削减水泥、电池、化工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查违法排污企业,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快未达标的重点污染源企业治理进程,对超标的重点污染源分别采取限期治理、转产、关停、搬迁等措施。提高新、改、扩建项目技术起点,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在主城区禁止建设高能耗、物耗、水耗以及污染重的项目。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开展政策环评、区域环评。

——加强噪声、油烟污染综合整治。整治城关居民密集区内的石材、五金、服装加工等工业类噪声污染;严格控制夜间建筑施工;加强丧葬、歌舞厅、大排档等社会生活噪声管理;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继续实行餐饮油烟、噪声等环境污染扰民问题社区居民听证制度。

——提高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水平。加强对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提倡垃圾袋装和分类收集,加大垃圾回收和焚烧的比重。支持废旧物品和垃圾回收加工企业的发展。分类妥善处理工业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垃圾。

——加强生态保护。推进区域绿地建设,维护山林、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美化城乡建设,把我区建成“山青、水秀、天蓝、城绿”的生态环境区。

第八章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一、科技

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我区综合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到2010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的50%以上,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区。

——推广科技成果的应用。工业上,推广应用节能、自动化、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技术,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农业上,引进和改良特色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种,培育优质新品种;以温室调控、组织培养、生物防治为方向,争取在反季节蔬菜规模种植技术上取得突破;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等技术,促进绿色、安全、无公害系列食品的生产;开发和推广农作物高效生产、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配套、农业环保等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业上,继续提高医疗、环保、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防灾避灾等领域装备技术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平台,推广应用网络技术,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能力。支持企业开发和采用数字化、快速原型制造、质量控制、传感、数控机床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进一步完善全区政务信息系统,推进网络办公,开展网络促销、网络招商等电子商务活动。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产、学、研”联合机制,挖掘企业技术开发潜力,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加强职工技术培训,鼓励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等活动。

二、教育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高标准、高质量健康、协调发展。

——强化基础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十一五”期间,全区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规定标准,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软、硬件达到标准化办学水平。积极培育优质初中,力争优质初中在校生所占比例达30%以上,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汉阳一中力争进入全国千所示范高中行列,巩固区二中市级高中成果,力争再创一所市级示范高中,使优质高中在校学生占比达到70%以上。

——发展继续教育。加强职教、成教工作,面向市场需求,搞好基本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初中、高中毕业生实用职业技术培训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完成职工岗位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专业培训15万人次。蔡甸中专争创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探索家教新模式。

——加强师资建设。依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逐步推进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和各类学校校长职业化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区90%以上的小学、幼师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80%以上中学教师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20%高中教师达到研究生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35%。培养一批省、市级名师和特级教师。

——优化教育资源。按照20042020年武汉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的要求,根据人口变动等影响因素,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逐步撤销合并一批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中小学校,建设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逐步缩小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发展。

三、卫生

以构建优质的公共卫生体系为核心,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需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深化农村医院改革,合理调整乡镇医院布局,规范乡镇医院职能,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鼓励中高级卫生人员向街乡镇医院流动,建35个跨社区服务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完善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到2010年,达到农村人口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村组疫情监控网络,提高对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血防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区80%的街场乡镇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标准。加强对职业病、精神病、皮肤病、性病的防治,逐步扩大妇幼保健管理覆盖面,健全艾滋病专业防治机构,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加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整合卫生资源,优化人员结构。加快市十三医院急救中心建设,配置急救卫生资源,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抢救成功率,“十一五”期间,将其建成在远城区中名列前茅的“二甲”医院。区中医院努力建成集中医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医院,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加快全区卫生系统人事创新改革,完善人员合同聘用制。鼓励富余人员合理流动,控制卫生系统职工总数,加快引进有较高学历的卫生人才。

四、文化体育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以繁荣文体活动为主线,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优化广播电视有线接入功能。全面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

——建立健全文体活动场所。完善文化馆、站、室三级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到2010年,每个村、社区基本建成一个集科技示范、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活动室(中心)。逐步完善城关文体设施,争取建成区博物馆。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积极开展节庆系列文化活动、月末广场文化活动、“武汉之夏”、“莲花奖”等系列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承办好“八艺节”蔡甸分赛场艺术活动。

——推进体育与健身活动的繁荣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人人运动计划”,大力开展一人一项体育活动。建立和完善区、街()乡镇、村(居委会)三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加强晨晚练点的引导和管理,使全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40%。承办好2007年“六城会”摔跤比赛。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规范网吧经营活动。

——加快档案事业发展。加快全区档案信息化进程,开发档案信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五、社会保险

以城镇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建立体制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制定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城乡有别于、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力争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向市级统筹过渡,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与管理。“十一五”期间,城镇从业人员参保率达到98%以上。

——医疗保险。着力解决中央、省属在本区单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规范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操作程序,细化改制企业和困难企业参保具体办法,引导督促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简化管理流程,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80%

——失业保险。抓好党政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工作,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十一五”期间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0%,失业保险基金征集率达到92%

——工伤保险。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制定劳动工伤鉴定程序和管理办法,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弱势群体和高风险行业等人员的工伤保险。实现全区工伤保险新增扩面1万人。

——生育保险。推进生育保险方案的调查、研究、论证、制定和实施工作。“十一五”时期生育保险新增扩面1万人。

六、社会福利

——加快老年福利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福星工程”建设,健全完善农村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对象服务体系,实施中心福利院搬迁工程。努力寻求社会各界对民政事业的资助,兴办慈善事业。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建立区、乡、社区(村)三级老年教育网络,支持和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机构,保障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需求。

——完善拥军优抚安置机制。妥善安置城镇退役士兵,建立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步增长,逐步解决优抚对象的住房、医疗、生活问题。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

——推进各项福利事业长足发展。加强福利企业管理,扩大福利彩票销售,筹集福利建设资金。进一步维护好残疾人合法权益。妥善安置流浪人员。倡导文明办丧事,推进殡葬改革,实施玉笋山陵园改扩建工程。

七、社会救助

——关注和支助弱势群体。贯彻执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低保金发放管理,确保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保障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协调开展医疗、教育等救助活动,关注和支助弱势群体的生产与生活。建立救助对象数据库,加快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化建设。

——健全救灾救济体系。积极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完善灾害观察、灾情信息管理和灾民救济制度,在自然灾害面前,及时组织协调灾害施救工作,加强救灾物资的发放与管理,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九章  人文发展

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人文品质,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十一五”时期,我区必须实施好人口调控战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创优人居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突出文化特色,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一、人口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树立和落实人口发展观、人口安全观,加强人口综合调控,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至2010年,全区户籍人口总数控制在49万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坚持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从严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幅度,继续实行低生育水平政策,确保人口安全。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加快人口与计生信息化建设,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计生工作中薄弱环节的重视,大力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突出问题,严厉处罚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二、就业与居民收入

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把开辟居民收入渠道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就业容量。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努力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业,鼓励和支持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拓宽就业与再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居民收入总量的增长。

——提高劳动技能。以各类职工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为依托,坚持专业、实用、创收原则,加强城镇职工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居民收入。

——加强劳力服务。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服务,规范程序,建立就业服务基本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服务和管理,紧抓“金保工程”契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盘活劳动力资源,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积极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派遣等服务,开拓区外、境外就业市场,加大劳务输出量,开辟居民多种收入渠道。

——保护合法收入。“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加大居民合法收入的保护力度,加强法律援助和仲裁协调,切实维护城镇职工和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利益,严肃妥善处置拖欠民工款事件,保障居民合法补偿、赔偿资金的落实到位。

三、人居环境

创造优良宜人的人居环境,增强城镇亲和力和个性魅力。充分发挥好地理优势和自然风光优势,抢抓创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机遇,结合城镇规划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十一五”期间,新增商品住宅面积300万平方米,到201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使我区成为全市理想的生态环境居住区。

——提高城镇住宅品位。坚持适用性、节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原则,突出“面江、含湖、夹山、临水”的地理优势和风景特色,积极开发建设一批环境美、品质优、功能全、配套好的商品居住房。处理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关系,注重住宅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建设,优先落实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危房改造和undefined安置用房建设项目,适当发展中高档商品住房,以满足城镇居民需求。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结合“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农村改水、改厕、绿化等环境卫生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电、信、网等基础设施;逐步建立较为规范的农村卫生、教育、福利、文化等公益性设施。加强引导,合理布局农村房屋建筑,加快文明新村和中心村建设步伐,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实施社区建设“883动计划,加快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和居民自治。

——美化城镇环境。进一步加强城建城管工作,突出规划的指导作用,逐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继续实施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工程。加强城关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完善配套公益设施。深化环卫与环保工作,以防污治污为重点,对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控制城市水、气、声污染,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新型城区。

四、精神风貌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中心,加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十一五”时期蔡甸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共同建设和谐蔡甸”为主线,大力开展城乡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程度。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创建民族团结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区组织作用,建设青少年、妇女教育活动基地,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国防教育,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热爱蔡甸,共建家园的壮志与热情。

大力倡导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引导居民移风易俗,树立起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环保节约的群体意识。在构建节约型家庭、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会上取得初步成效。积极开展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宣传与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援助,健全法制建设。

进一步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党政干部的公仆意识、群众意识,发挥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旗帜鲜明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党政机关和行业的新形象。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妥善处置和化解各类矛盾。

五、知音文化

把弘扬知音文化、打造知音品牌作为塑造蔡甸个性魅力的重要内容。

发掘知音文化内涵,展现知音文化丰富的历史底蕴;加强知音文化教育,营造质朴宽厚的蔡甸民风,大力宣扬人性中平等、诚信、重情、重义的精神境界,从思想深处提升居民对知音文化的理解,认同知音文化,并将知音文化溶入具体行为中,形成以礼待人、和气交往、互助友爱、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加大媒体推介力度,扩大知音文化影响力。立足“知音故里·莲花水乡”主题,借助多种形式宣传知音故里的人文景观,在重点地段和区域布设蕴含知音典故的景点和建筑物,营造浓郁的知音文化氛围,提高蔡甸知音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快知音文化旅游开发,促进知音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以诚信之旅、和谐之旅、友谊之旅为主线,合理开发和精心打造“高山流水”旅游精品,让游客深切感受到蔡甸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心灵得到净化,畅享旅游的乐趣,体味无处不在的知音遗风。

第十章  保障措施和动力机制

一、项目支撑

大力推进“项目兴区”,以项目的大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建立“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库,规划和实施一批事关全区发展大局、起龙头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加大项目的督办落实力度,抓好项目从签约、征地、开工到投产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投产、早受益,提高投资效率。

切实改善投资软环境,发挥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作用,落实重大项目服务承诺,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完善投资管理机制,按照研究一批、储备一批、推出一批、实施一批的工作思路,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形成投资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项目决策程序,提高项目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合理确定投资方向,实现项目投资强度与科学性、经济性的统一,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人才强区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扩大人才队伍总量为基础,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主线,以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抓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壮大蔡甸人才市场,尽快建立“蔡甸人才网站”,充分利用好信息网络,加大与周边人才网络的合作与交流,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创建宽渠道、多层次的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高校的联系,建立蔡甸籍高校在校生信息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前物色各类急需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代理服务。建立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以吸引优秀人才提前进入我区。鼓励海内外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入股、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柔性流动方式,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采取倾斜政策,提供优惠条件,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照相关规定在医疗、购房、交通、子女入学入托和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对急需引进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未来几年我区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可打破户籍、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放宽编制限制,构建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确保人才流动渠道的畅通。

推进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对专业技术人员推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按岗位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引导民营企业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通过改革,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抓好人才培训。实施公务员培训计划,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名师、名医工程,加快培养经贸营销、城镇规划、商务谈判、经济管理等高层次特殊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鼓励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学习,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给予一定奖励。

2010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总人口的6%,人才结构趋向合理。

三、开放引进

紧紧围绕“开放先导”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武汉地区建设加快的发展机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战略,把开放引进和发展创新结合起来,改善软环境,引进大项目,加强经贸协作,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以提高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为着力点。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周边市场、产业的互动。“十一五”期间,引进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内资内联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5%以上。

依托蔡甸经济开发区现有的产业优势,抓住重大项目市郊布局的机遇,重点加强五大产业链的招商工作,提高产业关联度,突出现代制造业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动态服务业分工体系,支持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搞好农产品开发利用。

积极参与或自主组织国内外重要的招商活动,强化项目招商,以项目赢得投资,以存量吸引增量。逐步探索招商的方法,突出引进重大项目,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强化招商引进激励机制,坚持“谁引进、谁受益”的原则,兑现引进项目奖、引进资金奖。

抓好现有的外资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工作,巩固和拓宽现有的出口渠道。大力支持全社会多种主体、多种方法扩大出口,不断培养新的外资企业,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实现出口商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转变,推动外资出口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加强与蔡甸周边地区的经贸协作,主动参与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体制创新

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思路,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以地融资,联合开发;以土地经营权置换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与投资商共同开发;多方寻求业主垫支,整体开发。通过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引进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经营,加快重点开发区域的开发建设进度。

进一步落实投资体制改革精神,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建立决策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和限制类项目应按规划实施,未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批准建设。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将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由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完成,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政府加强对其监督管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建立健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公共安全的监管,健全社会治安、重大消防、生产安全、粮食食品安全、自然灾害检测等方面的应急机制,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